享受吧!50後的第三人生


好的,明天(75)早上有空嗎?
有機會可以拜訪您們找您們聊天
在外面也可以

黃肇新

享受吧!50後的第三人生


根據2014年的估計,
33.0%的日本人口年齡超過60歲,25.9%的人年齡在65歲或以上,12.5%的人年齡在75歲以上。
日本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,估計到2050年將達到三分之一。



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在89歲生日時號召一群「有智慧的男女」組成「The Elders」(長者領袖組織)。

成員包括卸任總統、元老級政治家、諾貝爾獎得主及國際領袖,每年集會兩次討論全球議題,提供當前領袖與政治人物指引。這樣的長者們,可為國家、社會帶來經驗與貢獻。

齊諦斯特所言,「老年照亮的不只是我們自己,還包括周圍的人。」
「台灣應建立居民意識,將人與人、非血緣的關係串聯起來,讓每個人都知道:不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生活,」張芳玲說。

《島耕作》作者、72歲漫畫大師弘兼憲史說,「不論年紀多大,心動的感覺,都會給我們生存動力。」

「知道怎麼老,是智慧的傑作,也是生命這門偉大藝術最困難的章節之一,」瑞士哲學家阿密爾(Henri Frederic Amiel)說。

台灣50歲以上的人口已高達869萬人。愈來愈長的壽命,讓中年時期的籌謀、老年之後的生活,成為每個人必須提前面對的挑戰。有人將之比作「人生下半場」,而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凱利(Edward Kelly),則稱為「第三人生」(The Third Act)。(延伸閱讀:「我的職業是終身學習者!」55歲柏林藝術家教你發掘潛能)

第三人生和第三歲月(Third Age)不同,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,都會有第三歲月;但不是活得夠久的人,都會有第三人生,因為這兩者最大差別,就是能不能再次成長、心境成熟、擺脫世俗眼光,發展出真正的興趣,並且能助人、傳承、貢獻自己,這樣的人,才叫開創第三人生。

「創客創業導師」的新人生

「但人其實應該要演好配角,不要一直想演主角。當你把所有配角角色演好,你會變得『利他』。」程天縱說。

美國電影《別跟山過不去》、《一路玩到掛》,或日劇《黃昏流星群》、日影《退而不休》等,也描繪了中年以前即使走過千山萬水,中年後的人生十字路口,卻更讓人迷惘。但倘若成功度過,便是高潮迭起、不斷加演的「安可生涯」。

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言,假如沒有50歲的徬徨,他就不會離開德州儀器(TI),創辦出台積電。他曾引用邱吉爾的詩,形容自己的TI二十五年,「黃金般的晨潮/黃銅似的午潮/鉛般的黃昏/但是,無論它是什麼金屬/我都盡力擦磨/使每一個金屬發出它特有的光芒。」

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也認為,50歲是人生「重新開機」。他說,「50歲的心志別做枯木,做開在原野的花朵吧!提出你的生命智慧與養分,在身邊栽種、培育下一個世代的種子,改良身邊土壤的質地。

大前研一之說,其實正呼應凱利口中,第三人生的精髓。凱利使用典型「三幕式」英美戲劇來比喻:人們在人生第一幕開始塑造自我性格,形成個性,逐漸成為可融入世界的獨立成年人;在第二幕和第三幕,生命一切事物都會讓人自我反思,與心理發展呼應。

「因此,第一人生是依賴、第二人生獨立,第三人生才是相互獨立( Inter-Independent)的互助共生階段。但如何從第二人生成功轉換至第三人生,是現代長壽人的一大挑戰,」凱利表示。

「人類的生理狀態會退化,但心理狀態會持續提升,因此如何達成生理、心理平衡,才是第三人生最大關鍵,」凱利說,除了心境獨立與個人成長,最重要的是必須理解,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存在,在社會中彼此協助、產生貢獻。

珍芳達指出看待生命老化的方法,也有一種爬階梯模式,意即讓自己的生命一步一步往前發展,向更高境界邁進。

前衛生署長、現任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,去年70歲,還穿上了橄欖綠西裝、戴上花俏領結,在「親愛的,我老了」特展伸展台走秀,一時蔚為話題。

楊志良強調,「很多人50歲才創業,80歲才真正退休,川普70多歲當總統,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都93歲了,所以第三人生可以很有趣,重點是要怎麼活才活得有意義、有貢獻!」

長輩圓夢

第三人生,未必就是五十歲後的老年、或退休後才要思考的歲月,而是在人生某個節點,覺察真實的自己、探究存在的價值、追尋內心深處的嚮往,並勇於做出改變,讓自己和他人的生命,都因為這個轉變,更趨於圓滿。